这是描述信息
搜索
搜索
新闻资讯

新闻动态

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
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。
您现在的位置:
首页
/
/
历史悠久的安化黑茶

历史悠久的安化黑茶

  • 分类:媒体报道
  • 作者:
  • 来源:
  • 发布时间:2010-08-04 12:00
  • 访问量:0

【概要描述】

历史悠久的安化黑茶

【概要描述】

  • 分类:媒体报道
  • 作者:
  • 来源:
  • 发布时间:2010-08-04 12:00
  • 访问量:0
详情

  安化黑茶属于后发酵茶,虽然是我国特有的茶类,生产历史悠久,但主要以制成紧压茶边销西北、外销俄罗斯、蒙古国等,广西的六堡茶主要是外销东南亚国家和地区,基本不在国内销售,国人不知就不觉怪了。
       
  安化黑茶,色泽与红茶、绿茶成显明的对比。“黑茶”一词,最早见于明嘉靖三年(1524)御史陈讲上的奏章里。他说:“以商茶低伪,悉征黑茶,产地有限,乃第为上中二品。”实际制作黑茶比此更早,那时称为乌茶。《明史·茶法》载:明太祖朱元璋“诏天全六番司民,免其徭役,专令蒸乌茶易马。”所谓乌茶,就是将比较晚摘的粗鲜茶,经过蒸青制成的黑茶。由茶课司征收,运交茶马司与西北各游牧民族交换马匹。
       
  在湖南安化,渠江薄片在唐朝就是贡品。安化黑茶即用于与西北游牧民族交换马匹,在北宋时,官方就已建立了茶马交易的茶马司机构。熙宁七年(1074)设有收购茶叶的茶场司和向西北少数民族买马的买马司。元丰四年(1081)合两司为一,称为茶马司。这种茶马司交易,还可向前追溯到隋唐时期。唐末,据湖南的马殷称王建楚后,他采纳高郁的建议,大力鼓励农民种茶,“听民摘茶”、“听民售茶北客”,并从中收取茶税。《旧五代史·马殷传》记有“于中原卖茶之利,岁百万计。”可见茶税成为当年马楚国民经济的一大收入。马殷在位时,还用茶换回战马。《十国春秋·楚世家》称此为“茶马交易”。这种茶马交易,在当时细茶产量少的情况下,自然是用粗茶制作的安化黑茶,而安化黑茶恰适合以肉食为主的游牧民族饮用。
       
  安化黑茶的采摘,在谷雨前后细茶采摘过后,茶农又忙春耕,一时采摘不过来,一些未采摘的茶芽,在夏初暖阳下蓬勃生长,等忙过春耕,再上山采摘,嫩枝蔓延都好几寸长了。有工夫的就一叶一叶摘下,没有工夫的就连叶割枝。这种茶不论叶还是割枝带叶,通称老茶,只能用于制作黑茶了。制作过程,先杀青、揉捻,再堆积发酵,日晒雨露,复揉然后干燥而成。成品黑茶外形粗大,呈原叶形。其色油黑或黑褐色,故称之黑茶或乌茶。成堆黑茶,浓郁地散发着粗老茶的幽幽清香。
   
  由于湖南的安化黑茶滋味浓厚醇和,而且产量多,价格又便宜,吸引了西藏僧人绕道来收购。同时也吸引了陕西、山西等地的茶商争来湖南收购,以至引起了朝庭的注意,形成弛禁之争。明万历二十三年(1595)御史李楠以湖南茶叶行销西北妨碍茶法马政为由,请朝廷禁运。另一御史徐侨则提出相反的意见说:“汉川(四川和汉中)茶少而值高,湖南茶多而值下。湖茶之行(销),无妨汉中。汉茶味甘而薄,湖茶味苦,于酥酪为宜。”认为湖南安化黑茶对西北游牧民族有利,不宜禁止,并由万历批准,颁布《黑茶章程》,湖南的安化黑茶正式定为销西北的官茶。同时,安化黑茶畅销欧美各国。
 
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
Copyright⊙2015 湖南久扬茶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 湘ICP备12005484号-1
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长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