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描述信息
搜索
搜索
黑茶文化

黑茶文化

资讯分类
您现在的位置:
首页
/
/
/
明代黑茶发展历史

明代黑茶发展历史

  • 分类:黑茶历史
  • 作者:
  • 来源:
  • 发布时间:2011-11-16 12:00
  • 访问量:0

【概要描述】

明代黑茶发展历史

【概要描述】

  • 分类:黑茶历史
  • 作者:
  • 来源:
  • 发布时间:2011-11-16 12:00
  • 访问量:0
详情

  最初进互市的是较为粗老的绿茶,由于交通入茶马不便,尤其是四川茶必须经过蜀道翻高山过秦岭千幸万苦,全靠马驮人运,在途中运输时间很长,加之包装简陋,防潮功用差,日晒雨淋,茶叶受潮加速了陈化,到目的地后形成全不像原茶的茶品质。叶底黄褐,汤黄,味醇而不涩,销区适应这种风味,这种现象反馈产区,后来就有洪武六年(1373)太祖诏令:"天全六番司民,免其徭役,专令乌茶易马。"

  这里的乌茶,即是现在称的黑茶,十五年后1388(洪武二十一年)命四川岩洲黑茶易番马。《续文献通考》中有了较明显的注释:是年正月,礼部主事高惟宁上书提出"土瘠人繁,每贩碉门乌茶等博易,羌货以赡其生,乞许天全六番招讨司八乡之民,悉免徭役,专蒸乌茶运至岩洲置贮仓收贮以易番马,比之雅洲易马,其利倍之。"这是黑茶不同于绿茶的关键工序明显地提出,"蒸"与"贮",经过"蒸""贮"的黑茶较原来粗绿茶利润翻倍。

  因此如果说,前期黑茶是在运输中,船仓里,马背上形成的,此后1373年后的黑茶是通过蒸贮形成的,是不同于绿茶的"蒸制黑茶".

  四川是把绿茶经蒸渥使用热湿原理来除去绿茶粗涩味之法,而湖南则是在初制工艺上改革,即杀青,热揉,渥堆,明火分层干燥方法,这是巧妙地利用湿热原理外,还利用了微生物胞外酶的生物化学作用,成为真正初制黑茶的创建,这是黑茶史上的一大进步
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
Copyright⊙2015 湖南久扬茶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 湘ICP备12005484号-1
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长沙